(资料图)
青岛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青科大”)深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专业,发挥学科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成熟经验。2022年,青科大全面实施“校地融合、校企链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服务集合”五大行动,以人才链为总牵引,大力推进“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机制、“卓越工程师”计划。聚焦橡胶优势专业,开展校地融合,设立“讲席教授”制度,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优化教育链,变革科研范式,持续做好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产业需求带动科研、教学,探索出了一所高校与一座城市、一个产业同频共振、抱团发展的新路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如下。
深化人才强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紧扣与橡胶学科相契合的重点产业需求,通过“一事一议”整建制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团队,实现高层次人才量质并举。组织实施“揭榜挂帅”团队聘岗制度,遴选38个创新团队,总人数297人,从岗位待遇激励、人才引进及研究生指标分配、考核松绑等方面给予团队全方位支持,涌现出张学全、张春雨、邵巍、王凤等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擦亮了“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品牌。在全省率先实施“3+1+2+N”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计划,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赛轮、金能、森麒麟、京博等行业领域头部企业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设计培养目标、方案,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2022年首期班共选拔优秀学生30名。2023年上半年,围绕地方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MBA等培训300余人次。
实施校企链合,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百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2023年上半年,开展有组织对接政府部门、企业400余次,累计与113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包括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科创飞地”17个。注重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着力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依托在橡胶化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2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与万华化学、赛轮集团、海尔集团、默夙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建设12家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家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4个学科专业入选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投入运营,与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构建面向全国化工行业的“智慧化工产学研融合平台”。围绕校企对人才的“共性需求”,出台《青岛科技大学产业教授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青岛科技大学讲席学者岗位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打造校企人才共享共引共用机制升级版。创新设立以企业冠名的讲席教授(副教授)制度: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校企协同定制化引进人才,学校提供编制、高等级岗位、基本工资和社保,企业承担薪酬待遇和科研保障,以人才为纽带,将企业和学校串联,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高效融合。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出台《青岛科技大学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二级学院和教师、校友牵线搭桥,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合作,学校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
变革科研范式,开展有组织科研。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加快变革学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制定《关于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组建大平台、大团队,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协作的有组织科研生态。在项目组织上,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在平台建设上,向定向培育转变,加强培育布局。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打造出“有组织科研,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复制的“青科大模式”。学校深化与陕西延长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学、中国电子、德国大陆集团、万华化学、京博集团、软控股份等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黄河三角洲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矿场地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我校。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参与共建“华盛橡胶产业学院”,推动低碳电热硫化技术等10余项成果落地。学校获批山东省首家“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开展校地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积极发挥橡胶化工特色优势,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行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机构和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有组织校地融合工作与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济宁、枣庄、德州等地共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通过中心将地方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优势进行精准对接,将教师或团队“单打独斗”的合作提升至校级层面合作,集约学校优势资源推动校地双向赋能,构建起“中心搭台—人才唱戏—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四链”融合创新体系。三个校地融合创新中心成立以来,走访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近400次,服务供需双方精准对接80余次。济宁中心助力学校与济宁亿联化工技术转让2.2亿元,成为继2022年学校签订山东省单笔金额最高的7.7亿元校企合作项目后,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枣庄中心与当地领军企业探索共建锂电现代产业学院,举办枣庄银行MBA班,组织53家企业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德州中心成立德州市高端化工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推动12个项目签约和3个科创平台申报;其中,联合山东盛临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合作申报的项目,获评“德州市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支持经费1000万元。
青岛科技大学坚持需求导向,发挥产学研办学优势,推动校地双向发力与科技开放合作,建设供需求精准对接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系统构建有组织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有效输出了学科优势资源和人才创新成果。一是做强优势学科。青科大着力打造化工学科高峰,努力形成以橡胶、化工为核心特色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要提高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水平,就要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引领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人才高地,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学科优势激发产学研新动能,以基础研究支撑专业创新需求,以科研体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以新工科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青科大在全校范围内倡树“不找校长找市场”理念,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效解决了学校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和成果转不了、转不好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要实现科研成果的高质量转移转化,就要不断健全技术转移转化和科研评价制度体系,通过“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等方式,全面激发教师参与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动性,强化产教研融合,突出学科团队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导作用。三是融入服务地方。青科大将学校事业发展融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建设融入城市的生态校园,会同市北区政府共同打造千亩新材料产业园区,会同崂山区政府及头部企业,将崂山校区打造成绿色化工与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示范区。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打开新局面,推动校城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能量,开辟出新赛道。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先凯 李子路 报道)
标签: